1
笔者近日在秭归县采访时,欣闻72886必赢网站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农柑橘研究所执行所长郭文武于12月27日前往屈原镇品鉴他的团队以“细胞工程育种”技术培育并嫁接试验的‘华橙2号’桃叶橙(又名大果桃叶橙),笔者立即心动,便联系了县宜昕农业发展公司董事长向进,一起前往观察、品鉴。
驱车来到屈原镇新滩长江汽车轮渡,渡达北岸,便看到漫山都是桃叶橙。顺着一条小路往左上方攀爬,山势较陡,不少桃叶橙扎根在崖缝中。时令正是果熟待采的季节,满树橘黄色的桃叶橙结得很厚很沉,压弯了枝头,每棵树上怕是不下一二百斤吧,最大的几棵树三百斤也打不住,显然又是一个丰收年,但如果细看的话,就会觉得桃叶橙个头儿偏小。据接待郭文武教授一行的屈原镇公共服务中心主任周志虎介绍说,桃叶橙是秭归唯一地方良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糖度很高,曾经惊动高层,红极一时,算得上是“中华名果”,只是后来它经历了许多年的沉寂,甚至如今秭归县“春有伦晚,夏有夏橙,秋有九月红,冬有纽荷尔”的代表性甜橙品种布局中,竟没有“桃叶橙”的大名。
2023年12月27日,郭文武教授、秭归宜昕公司向进董事长、秭归屈原镇公共服务中心主任周志虎、本文作者刘小平等,调研和品鉴柑橘细胞工程新品种—大果桃叶橙(华橙2号)
的确,现在外界很少听到桃叶橙的名讳了。周志虎主任边走边向我介绍说,除了桃叶橙如今种植面积不大——只在屈原镇有种植,它的品质发生了一些不良的改变。桃叶橙的糖度还是高的,比其他的脐橙品种甚至还高,高的达到17-18%,但是也有一小部分橙子口感变差了,同时其个头儿比当年变小了,产量也越来越低。
我们一行的目的地是坡上的“桃叶橙种质资源保护园”,小地名叫美人石,属于龙马溪村。面积不大的母本园里,用铁栅栏围着8棵桃叶橙。据周志虎介绍,屈原镇原龙江大队的桃叶橙最有名的就是这8棵树,曾摆上了中南海国宴,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尝过后都赞不绝口。一时间,上门购买者络绎不绝,而当时这8棵树的年产量只有200公斤,远远不能满足当时的需求,更不要说外来客户了。正当当地领导和群众一筹莫展之时,一支全副武装的队伍开进了古镇,这是一支由北京卫戍区和武汉警备区联合组成的12人的步兵排,受上级命令来秭归龙江大队护守这8棵桃叶橙。
这是1970年的9月。队伍一来,就在树周围划了警戒线,线内划定了禁区,除了柑橘技术人员和民兵连长外,任何人不准进入,白天站岗,夜晚放哨,全副武装,戒备森严。从那以后,这8棵树的果子成熟后,都由部队把事先准备好的包装箱搬到树下,边采边包,装好后马上运到江边,用炮艇运出峡江。据说,林彪特别喜欢吃桃叶橙,直到“林彪事件”后,在屈原镇驻守的队伍于1974年悄然撤出峡江。
但后来我通过另外的渠道了解到,这个园子里的8棵桃叶橙,其实是复制的。因为原本的8棵树,已在三峡大坝修建移民时淹没在水底了。屈原镇人民政府用这种复制的方式粘贴了桃叶橙辉煌的过往。
大果桃叶橙在秭归种植表现。左:大果桃叶橙,单果重180克以上;右:普通桃叶橙,约120克
美人石“保护园”不远,在半坡上,我们一会儿就爬到了。园子现在由屈原镇人民政府托管。虽然里面8棵树仍然是铁栅栏围着,每棵树脚下还有木头围栏,给外人的印象是颇为神秘的,但其实它就是一个复制品而已。就像一位美女,看起来鼻梁高挺,不过是被塞垫了硅胶垫子而已,让人感觉到世事沧桑的失落。但是,园子里的树,长势都是很好的,很显然能进入这个园子,每棵树也都是经过了柑橘专家们的挑选的。而郭文武教授团队于2021年5月嫁接的一棵‘华橙2号’(大果桃叶橙),位于园子的最东头一棵。看它的枝叶,长得很有气势,橙子也结得多,数一数,有105颗。从外表上看,这些橙子比当地普通桃叶橙的个头的确大些,光泽度也不错。我们采摘了二十多颗,拿到镇公共服务中心的会议室里去品尝。
2
为写作本文,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到桃叶橙曾经的辉煌。据《秭归县特产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后,县委就着手全县的柑橘生产和发展,龙马溪村办点抓样板,组织起“龙江柑橘生产合作社”,为全县第一个柑橘专业生产合作组织。全社183户872人,水旱耕地1668.8亩,有大小实生甜橙树5400株。加强了对原有3800株甜橙老树的培管,到1958年初见成效,产柑橘17.8万斤,比上年增长11倍,被评为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先进单位”。龙江管理区委书记杜开茂出席北京劳模会议,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泽东主席的集体接见。
省和宜昌地区先后派出多位农业技术专家来秭归指导柑橘选种工作,并在龙江合作社的大量实生甜橙中选出了24个优良单株。其中,在龙江6队和8队,分别发现了两棵发生了突变的桃叶橙,而且品质最佳。
秭归县知名女作家、县文联主席秦晓梅的一篇题为《橘中美人桃叶橙》散文里写道,有一两棵甜橙树“因循达尔文的物种进化规律而酝酿一场革命,她把叶子长成窄窄长长的似桃叶的形状。它在果子的顶部长出一个特别明显的圆圆的小圈圈,像爱美的女子给自己打了一个脐环。她所孕育的种子极少,她散发出蜜糖味的浓香……”“某个龙马溪人发现了这棵树上的果实的与众不同,他惊呼自己发现了世上最香甜的甜橙,这事马上招来了全国各地研究柑橘的专家们……”
秦晓梅写道,“都说吃了桃叶橙,第二天嘴唇皮皮还是甜的。如好听的音乐,余音袅绕,三日不绝。‘吃了桃叶橙,打嗝还在香。’”
《秭归县柑橘志》载,变异的甜橙树因其春梢叶片狭长,形似桃叶,于1959年由湖北省果树茶叶研究所专家陈昭明初步定名为‘桃叶橙’。
华中农业学院教授章文才于1962年来秭归县指导柑橘生产。1963年5月21日,章文才教授在《人民日报》第5版发表《试论我国果树事业发展的途径》一文中,高度评价屈原镇桃叶橙:“以湖北秭归县龙江公社为例,这个公社处在长江三峡高山陡坡之中,历来地瘠民贫,解放后年年依靠政府运粮贷款度日。但是自从他们栽了柑橘以后,公社收益逐年增加,生产队既有钱买农具和肥料,又能充分利用劳动力,使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从而得到果粮双丰收。”“我国南北各省都有很好的果树品种,例如定县的鸭梨……江津鹅蛋柑、秭归桃叶橙等不胜枚举。这些都是产量既高品质又好的良种,可以就地繁殖推广,成为区域化的品种。”
《秭归县柑橘志》载,1964年全国柑橘会议上,中央把秭归列为全国四十个柑橘重点县之一。“龙江大队年年粮柑双丰收”的典型材料在会上印发与会代表。
1965年11月13日,华中农学院教授章文才等科技人员来龙江公社召开品种评比会,会上由章文才、陈昭明等专家将前几年选出的地方良种正式定名为‘桃叶橙’。
1973年2月农林部委托中国农林科学院在广西柳州召开的南方果品座谈会上,龙江大队选送的桃叶橙8号在70多个样品中得分89分,名列第一。秭归县出席这次会议的县特产局干部王新德在大会发言时谈到,“桃叶橙有三想:脆、香、甜。”引起轰动,从此桃叶橙三想,传遍业界,被人津津乐道。
1975年龙江8队桃叶橙18号高接的后代中选出了含糖量最高的单株139号,经这年12月在福建漳州召开的全国柑橘优良品种鉴评会评比,名列第一。
1978年,桃叶橙8号和18号获省科技大会颁发的奖状,获宜昌地区科技成果二等奖,县科技成果一等奖。同年,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和省粮油进出口总公司决定在秭归县建立两万亩出口脐橙基地,响誉华夏的桃叶橙的功绩自然包涵其中。
1983年11月,根据万里副总理指示,从屈原镇精选桃叶橙2000斤,于26日由当阳机场空运到首都参加人民大会堂果宴。
1977年,时任龙马溪村党支部书记刘明强,采摘了5箱桃叶橙,送到地区军分区,转送到国务院。两个月后,他们收到了华国锋的亲笔回信,信上写道:“请基层不要送礼物。华国锋”
龙江大队的桃叶橙,经历了极度的荣宠,经历了历史的喧哗,但事物总不会永远顺利,就像潮水总是有起有落。大约从七十年代末开始,桃叶橙开始沉寂了,而这与它自身品质的滑落不无关系。笔者注意到,1985年11月29日在农牧渔业部组织的全国水果鉴评会上,秭归‘罗脐35号’荣获第一名。这是全国柑橘界杀出来的一匹黑马,它注定会抢了桃叶橙的风头,幸好‘罗脐35号’也是秭归县选送的,荣誉仍然属于秭归人民。
关于林彪爱吃桃叶橙而派兵守护的事,似乎没有足以证明此事的历史资料。倒是有一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原湖北省委第一书记、武汉军区司令员曾思玉的回忆录《前一百年》(大连出版社出版发行)中记载:“1968年初春,我对派往鄂西的工作组特别交代,毛主席曾经谈到秭归县一带有一种金钱橘,是优良品种,要去秭归县的工作组在抓好农业生产各项工作的同时了解金钱橘的情况。”
“不久,我接到秭归县工作组电话汇报。他们在电话中说,‘你说的金钱橘只有新滩镇龙马溪村有这个品种,但只剩下五棵了。’”
“为了保护和发展金钱橘这个优良品种,不使它灭绝,我立即给十七军领导挂电话,让他们从神农架值勤的部队中抽一个班,立即前往秭归县新滩镇龙马溪村执行保护这五棵金钱橘的任务。”
“金钱橘树势强健,枝叶开张,抗逆性强,丰产稳产。果实在11月中下旬成熟,果呈圆形,中等大小,果园光滑,色泽橙红,脐部有明显印圈,酷似铜钱,故称为金钱橘。皮薄易剥,味甜而浓,质脆化渣,富有香气,种子少,一般只有几粒。果汁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每100克果汁中含有60毫克以上,为柑橘果品中的佳品,深受人们喜爱。因春梢叶片呈披针形,狭长酷似桃叶,被华中农学院命名为‘桃叶橙’。”
“解放军战士驻守在龙马溪村养护这五棵金钱橘,并从东北运来豆饼为其施肥,才使这个优良品种得以保存发展。”“我派兵保护五棵桃叶橙不仅使这个水果品种得以保存下来,更重要的是教育全省的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使他们能够深刻和全面领会中央提出的方针,纠正了毁果毁林片面追求种粮面积的现象。”(此书记录由秭归柑橘协会秘书长向长海提供)
如果说关于上面派兵保护桃叶橙的事,有“林彪说”和“曾思玉说”两个版本,笔者认为,曾思玉将军的回忆录可信度更高。“林彪说”更可能是一种坊间传说。
3
我们在镇公共服务中心的会议室里品尝了‘华橙2号’(大果桃叶橙)。经测定,糖度为13.4,对比测定比本地桃叶橙糖度高(据周志虎说,今年因雨水较多,柑橘整体糖度不如往年)。同时它还有果儿大,色泽更新鲜,保留着桃叶橙原有的风味儿。郭文武教授说,这是找回了几十年前的桃叶橙的原始风味儿,但还有籽粒儿,需要进一步的改良。
郭文武教授介绍说,‘华橙2号’采用细胞工程技术,即将普通桃叶橙的叶肉细胞去掉细胞壁成为原生质体,再把温州蜜柑的线粒体基因组通过原生质体融合转移到桃叶橙的叶肉原生质体,经离体再生培育而成,它既有遗传信息上的轻微改变,也有提纯复壮的效果。
郭文武教授团队承担着湖北省支持种业高质量发展资金项目“细胞工程技术改良湖北柑橘地方良种与无核优质新品种培育”课题,已通过细胞工程技术培育和改良出‘华柚2号’、‘华柚5号’、‘华橙2号’、‘华橙柚1号’、‘三倍体优系1’、‘三倍体优系2’等10余种柑橘新品种和新优系,这些新品具有“无核易食、细腻化渣、酸甜可口、风味馥郁”等特点。该课题利用细胞工程高效育种技术进行核心种源创制,以有核品种为对象,创制二倍体胞质杂种、异源和同源四倍体,利用核心种源改良湖北地方良种并试验评价,进而自主培育无核优质、极早(极晚)熟的突破性新品种并在湖北适宜产区试验评价和示范推广。其成果“柑橘细胞工程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培育”于2019年荣获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郭文武教授介绍,柑橘是湖北第一大水果,湖北也是柑橘优势产区。然而,湖北柑橘产业仍然面临地方特色品种改良滞后、自主培育品种偏少、主栽品种主要引自国外等问题,亟须现代高效生物育种技术支撑柑橘种业高质量发展。
郭文武教授最早于1997年5月第一次来屈原镇。那次来,他还是一名在读的果树学博士生,受华农邓秀新教授委派,陪同受邀来访的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授、国际柑橘学会前主席Gene Albrigo博士前往秭归调研和指导柑橘产业发展。郭文武教授的不少论文包括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其灵感都来自秭归。秭归柑橘产业的生动实践,为他提供了研究课题,而他的研究成果则在秭归进行转化,服务于柑橘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1997年5月,郭文武(中,在读博士生)受邓秀新教授委派,陪同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授、国际柑橘学会前主席Gene Albrigo博士前往秭归调研柑橘产业
当天中午笔者还采访了屈原镇党委书记朱圣鹏。据他介绍说,该镇柑橘种植共1.5万亩,其中桃叶橙约2000亩。但现在面临不少困难,如桃叶橙品质较杂;全镇因为三峡移民淹没大量土地,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且多为石头田,土质不好;没有深加工,劳动力流失严重等,导致发展相对困难。但是,镇委镇政府没有放弃对桃叶橙这个曾经响誉华夏的地方良种的保护和发展,桃叶橙也没有放弃自己。2021年上半年,镇政府在龙马溪村流转了40亩土地,高标准建设桃叶橙精品果园基地。
桃叶橙,曾经是峡江里的一颗璀灿明珠,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初期的三十年时间里,一直在全国独领风骚,十分值得骄傲。对于秭归脐橙产业来说,它充分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无论其沉浮如何,其历史的功绩不可抹灭。
一个物种,也会有自己的际遇和命运。桃叶橙,没能逃过盛极而衰的魔咒,像是一位落难的公主,或许已习惯了沉寂,但是如果有科技的唤醒和加持,没准它也会有逆天改命、苦尽甘来的一天。屈原镇委、镇政府近年来对于桃叶橙的积极保护,以及72886必赢网站郭文武教授团队对于桃叶橙新品种的培育,让笔者看到了希望,这颗“中华名果”,或许能在不远的将来重现光华。
作者:羊角岩(宜昌市艺术研究所)
图片:郭文武提供 部分来自秭归发布
审核:林辉